
2022年2月24日,计算语言学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ACL 2022论文评审结果公布,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博士生孔存良、本科生张恒源等同学的论文“Multitasking Framework for Unsupervised Simple Definition Generation”(面向无监督简单释义生成的多任务框架)被录用为主会论文。该论文是在信科院青年教师杨天麟副教授指导下完成的。 该论文提出一项名为简单释义生成(Simple Definition Generation,SDG)的新任务,旨在通过生成用词简单的释义来帮助语言学习者。这一任务的主要挑战在于训练数据匮乏,论文提出名为SimpDefiner的多任务框架,该框架仅需要包含复杂释义的标准词典及包含任意简单文本的语料库即可完成训练。论文定制了框架中各组件之间的参数共享方案,并对各组件进行联合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生成与目标词语义相关的简单释义。 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简称ACL)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召开一次,今年是第60届会议,将于5月22-27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以线上线下混合形式召开。据谷歌学术计算语言学刊物指标显示,ACL影响力位列第一,是CCF-A类推荐会议。本次ACL会议首次与滚动审稿ARR合作,并首次在OpenReview系统上进行审稿匹配。在滚动审稿中,作者先将论文提交到论文池进行集中滚动审阅,在充分完善后,再将论文、ARR审稿意见等提交至ACL 2022。 近年来ACL会议的录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CL 2019、ACL 2020和ACL 2021主会的录用率分别为 25.7%、22.7%和21.2%。
|